「淡蘭古道」為清朝時期「淡水廳」到「噶瑪蘭廳」之間往來道路的概稱。
自古原為原住民聯絡各部落或狩獵的路徑,從1723年(清朝雍正元年)淡水廳設置,
漢人日漸擴大開墾規模,至1812年(清朝嘉慶17年),葛瑪蘭廳設立,拓墾漸漸東入,
因此淡蘭交通日居頻繁,清代嘉慶年間開闢淡蘭之間的道路,共開闢北路(官道)、中路(民道)及南路(商道)。
經過約200年的興衰歲月,至現代公路的興起,逐漸走進歷史,隱沒於山林荒煙。
隨著古道修建與整理,淡蘭古道健行也是許多登山客的首選。
瑞芳為起點,經瑞芳、猴硐、雙溪、貢寮—到宜蘭大里、石城;從軍事防守、傳遞公文到成為交通要道,為發展最早的歷史古道,屬於淡蘭古道中的「官道」。而淡蘭古道官道中的「馬偕之路」極具代表性,馬偕來台傳教在2020年將屆滿150年,具國際性價值。
暖暖為起點,經平溪(十分)至雙溪(柑腳、泰平)—到宜蘭外澳;先民為生存、耕山開闢的道路,又稱為淡蘭古道中的「民道」,承載著從拓墾到族群械鬥及和解的庶民記憶。沿著淡蘭古道民道健行,沿途可見梯田駁坎及石砌土地公廟等先民信仰寄託,這些都是先民留在淡蘭古道上的歷史痕跡。
公司代表人暨聯絡人:楊晴媚|甲種旅行社 交觀甲第7831號|品保編號:北2191
趣健行國際戶外運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 2007-2020 TitohikingCo., Ltd., Taiwan. All Rights Resverved
公司代表人暨聯絡人:楊晴媚|甲種旅行社
交觀甲第7831號|品保編號:北2191
趣健行國際戶外運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 2007-2020 TitohikingCo., Ltd., Taiwan. All Rights Resv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