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安全系列(三) :登山的糧食安排

2020是脊梁山脈旅遊年,

許多夥伴都加入山林的懷抱,

趣健行想透過自身帶隊的經驗與夥伴們分享

「在山中需要注意或提前準備什麼」

希望大家快樂的上山,平安的回家。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登山糧食的安排」,這是在登山準備中很重要的一環

踏上山路後,要吃飽喝足才能夠有足夠的體力欣賞美麗的景色

趣健行的高山、海外團體,餐食部分都為夥伴們規畫完整,夥伴們僅須準備行進間的糧食就可以了!

我們將登山的糧食分為

1. 行進糧

2. 早餐

3. 午餐

4. 晚餐

<登山情境以高山百岳或是國外高海拔健行為例>

在進行登山糧食規劃時,建議先研究路線上的「水源」,水源會影響到需不需要背公水,間接會影響到背負的重量以及菜單的安排,建議夥伴們在上山前都可以研究一下路線上的水源

1.行進糧

行進糧是行進其間會食用的糧食,以短小輕便好拿為主,通常都是放置在背包的上層;許多夥伴常準備能量棒、堅果棒等高能量的食物作為行進糧,但其實可以準備自己所喜好的食物作為行進糧,例如:巧克力、小王子麵、果凍

2.早餐

早餐與晚餐通常是在登山主要補充能量的時段,可以準備豐盛一點;有一些夥伴可能以前一晚留下來的一點食材,像是米、罐頭等等,再將其製成早餐,如稀飯,通常登山時,不太會有具體的午餐時間,因此也可以趁早餐時段,在營地或是山屋享用一份具有飽足感的美好早餐

3.午餐

在登山期間,通常不太會有具體的午餐時間,一般會依照路程分為大休、小休的休息方式,有時候大休的時間點就會作為午餐的時間點。若午餐地點有水源,大休時間亦較長,可以準備如泡麵等,需要水及時間這類的午餐;若無水源,則建議可以安排食用行進糧或是麵包等較易食用的午餐

4.晚餐

晚餐的準備也是考量到準備的時間長短以及飽足感,到了山屋、營地,許多夥伴都會想快快休息,這時可以準備如泡麵、麵等較容易煮食的餐點,若想要多點飽足感也可以考慮食用白飯,但在山中煮出好吃的白飯可是要有一番功夫!

最後就是緊急預備糧的部分,在糧食規劃,一定要規劃好一天吃多少東西,吃多少行進糧,在長天數的行程才不會影響後面糧食使用的份數,緊急預備糧份數五日內行程建議多準備一天份,五日以上行程建議多準備一天半的份量。

我們會陸續分享有關登山的一些想法給夥伴們,歡迎夥伴們留言討論,喜歡的話,也歡迎分享給親朋好友們~

讓我們在2021年一起繼續進到山林的懷抱,安全的回家。

 

 

推薦文章/行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