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21/09/03

<解鎖世界屋脊的夢想>江秀眞—從聖母峰到創辦台灣第一登山學校

登山女傑、三頭六臂、作家、博士班、創辦人、理事長…這些厲害的稱號,全都是台灣女性登山家江秀眞小姐! 1995年,年僅24就成功挑戰「世界第一高峰—聖母峰」,頂著「全球首位登上七頂峰、並二次完登聖母峰的女性登山家」光芒,當別的登山家仍不斷挑戰登頂"世界8000公尺高峰"為畢生志業,江秀眞卻開始反思「如何將自身登山經驗貢獻給台灣山林」,此次趣健行很榮幸邀請秀眞姐透過線上講座來分享她攀登聖母峰的精彩故事,我們也跟著她的腳步領略了世界之顛的雄偉與神聖,並參與了她實踐夢想前後的不凡人生歷程。

「登上聖母峰擁有改變人一生的魅力!」 二次站上世界之顛與大自然生死博弈的經驗,讓秀眞姐感悟人類在大自然之下是何其渺小、生命更是稍緃即逝;圓了大夢之後,她於是問自己,我還能做什麼呢? 經由擔任高山嚮導10年、在玉山國家公園擔任保育巡查員、及許多國內外登山交流經驗,讓她明白台灣高山生態保育及建立台灣登山教育系統化的重要性,這引領她立願投入山岳教育,直到今天致力為台彎創辦第一所登山學校。正如她引用賈伯斯的名言:「過去的點點滴滴,終究會串成一個圓」,與此同時也見證了她從登頂世界之顛後,一步步找到了自我的生命價值。

今日隨著交通的便利、科技進步與網際網絡的無遠弗屆,想要攀登聖母峰的夢想,也比過去26年時可逹性相對高;然而登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逹到目標必須要有很強的毅力及決心,這來自自己內在的動力及一切訓練與準備得靠自我鍛練,秀眞姐因此建議:在計劃追夢前,先問自己「為什麼想要登山、為什麼想要挑戰聖母峰?」是為挑戰自我、身體健康、夢想目標、友情約定、或其他等等原因嗎?不同的目的會為你帶來不同的心態、準備的方向、訓練的強度、預算的額度、時程的安排、挑戰的信念等等,因此邁出步伐之前,釐清自己的目的及目標相當重要。

如欲前往攀登高海拔山岳最需要注意什麼呢?秀眞姐不諱言,即便她爬過聖母峰,也可能一樣因為熬夜或身體狀況不好而犯高山症。國外曾有高度逹2,562公尺就因高山肺水腫致命的案例、高度逹到2,750公尺就出現高山腦水腫的紀錄,這也就是說,台灣許多的高山景緻,就已經逹到發生嚴重高山症的高度,因此不管是在台灣或去海外爬高山,她建議要避免一天內從平地上升到高海拔過高地點,並掌握「爬高睡低」在中低海拔先適應高度再漸進往高海拔移動、注意保暖、及嚴重高山症就下撤的原則。在高山上能夠吃得下、能上廁所、睡得著覺,基本上就能適應高海拔氣壓低缺氧的環境。

世界第一位登頂聖母峰的艾德蒙希拉瑞曾說:「生命遠比爬上山頂重要。」深受他啟發的秀眞姐也透過聖母峰的攀登,能用更寬廣的格局看待人生,並更加珍視生命、活在當下。因此秀眞姐最後也提醒大家,「訓練很重要, 但運動傷害千萬不要有!」所有的事情都應該是循序漸進的。另外據統計山難發生有70%是在下山的路上,體能的消耗、精神鬆懈等,都會不小心讓喜悅變為悲劇,因此下山要更加專注小心。聽著秀眞姐走過顛峰之後,做什麼事都更加勇往直前,想的不是困難,而是如何到逹,如此堅強的生命勇氣,讓喜愛爬山的我們也深受鼓舞,誠如她最後所說:「生命是互相成就彼此而變得更加有意義」,我們也期待能在她的下一座山(台灣第一所登山學校)一起同行。

【後記:秀眞姐建議大家,若嚮往親眼一睹聖母峰的風采,可以先去體驗一趟尼泊爾EBC聖母峰基地營健行,過程中若適應良好又嚮往攀爬聖母峰,再計劃去登頂。】

尼泊爾EBC聖母峰基地營15】 健行的終點.攀登的起點→詳情請見趣健行活動網頁

著名的EBC(尼泊爾聖母峰基地營)是一條不用攀冰就能親近世界最高峰的健行路線。一路穿過生機盎然的田園、貧瘠的高地、壯麗的冰川,慢慢走入喜瑪拉雅山的深處,最後抵逹聖母峰基地營欣賞珠峰綿延雪山的聖景。此行雖然無法攀上世界最高點,但行走於壯闊雄偉的喜馬拉雅山脈,伴著沿途絕美的自然奇觀與五色經旗飄揚的祝福,深刻體驗行走在海拔5,000公尺上下的登山生活,那份震撼與感動也值得一生體驗一次。

江秀眞兩本著作:《挑戰,巔峰之後》、《十年一講,為夢想》→線上購書請進山野小鋪

推薦文章/行程
—————————————————